当前位置: 首页>>技术动态

智慧交通创新不断

来源:威海市信息产业协会 发布时间:2017-12-25 发布人:admin

       交通作为关乎国家经济、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智能化发展格外引人注目。一方面,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,共享经济成为解决我国诸多交通难点的重要方式,共享停车等智慧交通新模式得到迅速发展。另一方面,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出现,使得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成为未来交通发展的新方向。而智慧交通的不断创新,也对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以共享模式解决交通痛点


居住在北京的王先生,周末带家人去吃饭,餐馆附近没有停车场,大家都把车停在路边。结果饭吃到一半,服务生就跑来提醒就餐的顾客们,外面正在查违章停车,王先生只得放下筷子,飞奔着去挪车。这种情况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屡见不鲜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?王先生对《中国信息界》记者说,并不是他不想交停车费而故意乱停车,实在是在很多吃饭、购物、娱乐的地方都没有配套的停车场,或者停车场车位不足,迫使大家不得不把车停在路边,占用了车道不说,饭也吃不踏实,就怕被抓到罚款、扣分。


停车难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“城市病”之一。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:0.8,中小城市约为1:0.5,而发达国家约为1:1.3,保守估计,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。


城市停车难,车位不足是主要原因,但也存在严重的车位资源错位浪费的情况。据艾瑞咨询发布的《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》显示,我国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高达44.6%。传统的停车场分布不均且彼此割裂,尚未形成统一网络,导致停车信息不对等,车位的利用效率低。要想盘活现有闲置车位资源,就要依赖于智慧停车。


“互联网+停车场”依托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、无线通信技术、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手段,结合云停车服务平台,将各停车场互相错开使用,可充分利用城市闲置资源。目前,已经存在许多为解决城市停车难而出现的互联网停车工具。以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ETCP为例,除了车主在停车中可以应用到的找车位、电子支付等便捷服务外,ETCP也针对停车场管理方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,使更多空闲的车位得到合理的利用,提高了使用率。


如今,共享模式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经济、民生的一些困难的重要手段,国家也对发展共享经济持大力支持的态度。2016年2月,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提出,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,积极发展分享经济;2016年3月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;随后,国家发改委等共十部委印发《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》指出,支持发展分享经济,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,有序发展自有车辆租赁;2016年7月,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》发布,强调要“发展分享经济,建立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”;2017年6月,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分享经济健康发展,按照“鼓励创新、包容审慎”原则,审慎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。落实各方责任,促进分享经济规范有序、持续健康发展,鼓励公平竞争;2017年7月,国家发改委、中央网信办、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了《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》,提出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,降低市场准入门槛,鼓励行业健康有序发展,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分享经济发展的信心。


现在,许多城市正在积极推进共享停车模式的落地。2016年下半年,上海市发布了《关于促进本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政府机关、医院和高校等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在保障内部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,应将内部停车设施错时对外开放,率先落实停车共享责任。根据计划,今年上海市将建50个“共享停车”示范点;2017年7月提交北京市人大审议的《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(草案)》提出,个人或单位可以开展停车位有偿错时共享。居住小区在满足本小区居民停车需要的情况下,可将配建的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;广州市也于今年8月初将《广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(草案)》在网上进行了听证。该草案提出,鼓励住宅停车场在满足本住宅区居民停车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,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自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。


无人驾驶令人期待


谈到智慧交通,还有一点是不能不提及的,那就是人工智能。人工智能与交通的结合,最为显著的案例就是无人驾驶汽车。


无人驾驶是依靠人工智能、视觉计算、雷达、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,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操作的情况下,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。无人驾驶主要原理在于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,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;同时通过车载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,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、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,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,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、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。根据美国的专利顾问公司Lexinnova的报告,无人驾驶汽车发展所需基本技术有9项,即车对车通讯、巡航控制、自动刹车、车道维持、雷达、循迹或稳定控制、视频摄影机、位置估计器、全球定位系统,在上述的基本技术中,前五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相对较多,也是最重要的技术。


从目前发展情况看,无人驾驶作为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在全球得到认可。2016年1月,美国联邦政府宣布,计划在未来10年拨款40亿美元,加速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,希望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和交通拥堵状况;同月,联合国相关人士表示,关于全球汽车厂商推进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,制定汽车国际规则的联合国机构已开始制定安全法规。也是在1月,英国交通部宣布,准许自动驾驶汽车在伦敦街头上路测试;同年2月,美国监管部门告知谷歌,根据美国联邦法律,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被视为“司机”,这是无人驾驶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迈出的重要一步。


我国对汽车产业的智能化也非常重视。2015年5月,国务院印发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《中国制造2025》。纲领提出,要继续支持电动汽车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,掌握汽车低碳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核心技术,提升动力电池、驱动电机、高效内燃机、先进变速器、轻量化材料、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,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,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。


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相关研究,国防科技大学1992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;2005年,首辆城市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;2011年7月,由一汽集团与国防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了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试验,人工干预的距离仅占总里程的0.78%;2012年,军事交通学院的“军交猛狮Ⅲ号”以无人驾驶状态行驶114公里,最高时速105公里/小时;2015年12月初,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进行全程自动驾驶测跑,实现多次跟车减速、变道、超车、上下匝道、调头等复杂驾驶动作,完成了进入高速到驶出高速不同道路场景的切换,最高时速达100公里/小时,是国内无人车领域迄今为止进行的难度最大,最接近真实路况的开放道路测试。2015年12月14日,百度宣布正式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,计划3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,5年实现量产。


但与共享单车、共享停车相比,目前无人驾驶在我国仍处于应用的初期阶段,虽然有个别成功上路经验,但距离我们在生活中使用仍有一段距离。此外,目前我国无人驾驶相关法规仍处于缺失状态,全国政协委员、百度CEO李彦宏在2016年“两会”的提案中提到,希望加快制定和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政策法规,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。李彦宏建议,我国应从国家层面对无人驾驶予以重视,国家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,加大资金支持力度,鼓励中国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研发、协同创新,并尽快修订和完善无人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,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、测试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制度保障,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技术标准的建立和完善。